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数学教学设计与实作训练(中文)
Design and practice of mathematics teaching(英文)
课程代码:05414284
课程类别:教育教学必修课
适用专业:特殊教育专业(师范)
实施方式:数学教学设计与实作训练
课程学时: 45 学时(理论 18 学时 实作 27 学时)
课程学分:2 学分(理论 1学分 实作 1 学分)
先修课程:《基于课程标准的STEM教学设计:有趣有料有效的STEM跨学科培养教学方案》[美]826全美 826National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8年3月第一版
选用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小学数学名师高效教学设计艺术》,余文森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
参考书目:
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 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第一版;
2. 《新课程小学数学评课的理论与实践》,陈亚明主编,宁波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
3. 《小学数学创新设计与评析》,陆昌然 王晓东主编,宁波出版社,2011年10月第一版;
4.《创新照亮课堂》,顾志能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第一版。
二、课程目标
(一)具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掌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了解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理论及方法,并用其指导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毕业要求3:3-2知识整合】
2. 掌握特殊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掌握特殊儿童测评的知识与方法;掌握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以及基于标准的教学调整策略与方法。【毕业要求3:3-3知识整合】
3.制订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合理地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编写个别化教学活动方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多元评价并激励特殊儿童的能力。【毕业要求4:4-1,4-2,4-3教学能力】
4. 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具有了解国际特殊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意识,能积极参与国际教育交流,尝试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开展实践。【毕业要求9:国际视野】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
课程目标 |
支撑的毕业要求 |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1 |
2.【特教情怀】 |
2.3 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和恒心。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补偿缺陷,促进全面发展,做学生健康成长、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
课程目标2 |
3.【知识整合】 |
3.1 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
3.3 掌握特殊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掌握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以及基于标准的教学调整策略与方法。 |
课程目标3 |
4.【教学能力】 |
4.1 运用合适的评估工具和方法评估特殊儿童;根据教育评估结果和课程内容,制订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根据特殊儿童身心特点,合理利用课标组织教学。 |
4.2 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激发特殊儿童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
4.3 会用多元方法合理评价特殊儿童;引导特殊儿童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 |
课程目标4 |
6.【班级管理】 7.【综合育人】 |
6.1 有效利用材料、合理应用时间和空间,创设安全、丰富、适宜、无障碍的学习环境,为特殊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支持。 |
7.1 综合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能在教育实践中将知识学习、能力发展、功能康复与品德养成相结合。 |
课程目标5 |
10.【反思研究】 |
10.1 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
10.2 能在特殊教育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运用恰当的方法改进问题,尝试解决问题。 |
三、课程学习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程内容 |
教学方法 |
支撑的课程目标 |
学时安排 |
绪论 教学设计与评价 |
讲授法 |
课程目标3.3 |
1 |
第一篇 新课导入艺术 |
讲授法、案例法、练习法 |
课程目标3、4 |
3 |
第二篇 情境创设艺术 |
讲授法、案例法、练习法 |
课程目标4、5 |
3 |
第三篇 提问追问艺术 |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
课程目标2 |
2 |
第四篇 点拨引导艺术 |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
课程目标1、5 |
2 |
第五篇 课堂调控艺术 |
讲授法、案例法、情境模拟法 |
课程目标1、4、5 |
2 |
第六篇 练习设计艺术 |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
课程目标4、5 |
3 |
第七篇 评价语言艺术 |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
课程目标1、4、5 |
2 |
绪论 教学设计理论概述
【学习目标】
1.认知类目标:了解数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了解心理学和教学设计的关系,了解教学设计演变的四个阶段,理解建构主义理论对于当代教学设计的意义。
2.价值类目标:产生对于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的兴趣,体会不同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的不同作用。
【重点、难点】
1.重点:教学设计的演变历史。
2.难点:不同教学设计理论的作用与局限。
【课程内容】
1. 了解教学设计的意义及教学设计的演变历史;了解课堂评课与评价;
2. 理解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原则及评价原则;
3. 理解教与学融合带来的课堂变革;
4. 获得本课程的学习建议。
【教学方法】
1. 通过多媒体课件和教师讲授相结合,介绍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演变历史,加深学生课堂教学设计理论基础的认识,帮助学生获得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2.通过师生问答、同伴补充与评价,初步获得教学设计的理论框架,能初步了解对于课堂教学设计如何评价,知道评价的重要意义。
【复习思考】
1. 不同阶段的教学设计优缺点有哪些。
2. 教学设计如何评价?
第一篇 新课导入艺术
【学习目标】
1.认知类目标:了解数学教学设计的理论,理解教学设计的流程,知道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目标,会按照要求搭建教学设计框架,了解新课导入常见方法。
2.价值类目标:理解新课导入设计对课堂教学的重要价值,储备新课导入相关知识与技巧。
3.方法类目标: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结构,能根据内容要求合理选择新课导入方式;能够主动积极设计新课导入环节。
【重点、难点】
1.重点:教学设计的基本结构;新课导入的基本方式。
2.难点:根据内容合理设计新课导入环节。
【课程内容】
1. 了解《小学数学名师高效教学设计艺术》课程的内容、性质和要求;
2. 了解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结构;
3. 了解新课导入的不同方式;
4. 获得本课程的学习建议。
【教学方法】
1. 通过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介绍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丰富学生对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环节的作用的认识,帮助学生获得新课导入环节可以采用的不同引入方式。
2.通过观看课堂开课片段(录像),教师进行简要介绍与分析,加深学生理解。
3.通过独立设计、组内讨论和课堂汇报,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强化知识应用。
【复习思考】
1.选择一个指定内容设计一个新课导入片段。
第二篇 情境创设艺术
【学习目标】
1.认知类目标:了解情境创设理论及现状,理解情境创设对于课堂教学设计的意义,知道情境创设的类型,会按照要求进行情境创设,了解情境创设的常见方法。
2.价值类目标:理解情境创设对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作用,感受好的情境带给师生学习的快乐。
3.方法类目标:掌握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能根据内容要求合理创设情境,储备相关知识与技巧。
【重点、难点】
1.重点:情境创设的基本类型。
2.难点:根据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情境。
【课程内容】
1. 了解情境创设的相关理论及实施现状;
2. 理解情境创设的意义;
3. 了解情境创设的不同类型;
4. 获得本课程的学习建议。
【教学方法】
1. 通过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介绍情境创设的理论及实施现状,帮助学生获得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能根据实际需要创设不同种类和形式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组织学生组内讨论和课堂汇报,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强化知识应用。
【复习思考】
1. 对同一个知识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思考谁的设计最能吸引学生。
2.评析一个教学情境是否有利于课堂教学。
第三篇 提问追问艺术
【学习目标】
1.认知类目标:了解提问追问相关理论及“大问题”教学法,理解问题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知道提问和追问的一些技巧,会按照要求预设关键问题,了解提问追问的常见方法。
2.价值类目标:理解提问追问对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作用,感受好的提问能有效提高思维能力。
3.方法类目标:掌握课堂提问、追问的一些原则和技巧,能根据内容要求合理预设问题,能根据实际情境灵活及合理追问。
【重点、难点】
1.重点:课堂提问的预设。
2.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追问。
【课程内容】
1. 了解提问和追问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2. 了解国内关于提问、追问的实施现状;
3. 掌握提问的基本方式及种类;
4. 获得追问的一些感受。
【教学方法】
1. 观看教学录像(片段)和讲授法相结合,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提问的针对性和必要性。
2.组织学生组内讨论和课堂汇报,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强化知识应用。
【复习思考】
1. 怎样的提问才能促进教学的有效和高效?
2.在哪些地方适时追问?
第四篇 点拨引导艺术
【学习目标】
1.认知类目标:了解课堂点拨与引导对于教学的重要意义,知道点拨与引导是体现教师价值的重要因素,会根据目标要求和教学进程适时点拨与引导,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价值类目标:理解点拨与引导对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作用,。
3.方法类目标:掌握点拨、启发的基本方法,能利用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
【重点、难点】
1.重点:课堂点拨的的方法与技巧。
2.难点:在课堂教学中点拨的时机与适度。
【课程内容】
1. 了解课堂点拨点在哪里,拨在哪里;
2. 学习一些教学名师的课堂点拨技巧;
3. 模拟教学场景设计有价值的点拨;
4. 感受课堂点拨在教学中的价值。
【教学方法】
1. 观看教学录像(片段)和讲授法相结合,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名师的点拨艺术,点拨的时机及适度。
2.组织学生组内讨论和课堂汇报,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强化知识应用。
【复习思考】
1. 怎样通过点拨改变教学方式?
第五篇 课堂调控艺术
【学习目标】
1.认知类目标:了解课堂调控对于教学的重要意义,掌握一些常见的课堂调控方法及应变技巧。
2.价值类目标:在观摩和学习中感受调控艺术的魅力,体会教育智慧带给人美的享受。
3.方法类目标:掌握课堂课堂调控的一些原则和技巧,能根据教学进程掘渠引流,顺势推进。
【重点、难点】
1.重点:课堂调控的技巧。
2.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怎样灵活使用调控艺术。
【课程内容】
1. 了解课堂调控艺术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2. 观摩名师课堂教学录像;
3. 总结提炼课堂调控的基本方式及种类;
4. 获得课堂调控的一些技巧。
【教学方法】
1. 案例分析法和讲授法相结合,通过观看教学录像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名师是如何恰当调控课堂,顺势推进教学进程。
2.组织学生组内讨论和课堂汇报,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强化知识应用。
3.情境教学法,模拟出几个课堂教学中突然出现的情境,让学生处理。
【复习思考】
1. 课堂调控的时机如何把握?
2.调控的方式有哪些?
第六篇 练习设计艺术
【学习目标】
1.认知类目标:了解练习设计对于教学的重要意义,了解练习的基本形式和作用,知道练习的分类。
2.价值类目标:在练习设计的创造中,感受创造的快乐,体验成功。
3.方法类目标:能根据教学要求自主进行练习设计,练习设计能体现层次性和坡度,有趣且有效。
【重点、难点】
1.重点:练习设计的层次性。
2.难点:练习设计的创新性。
【课程内容】
1. 了解练习设计艺术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2. 了解名师设计的各种形式的课堂练习;
3. 总结提炼练习设计的基本方式及种类;
4. 获得练习设计的一些思路。
【教学方法】
1. 案例分析法和讲授法相结合,通过教师呈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习题设计,了解习题设计的类型。
2.组织学生组内讨论和课堂汇报,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强化知识应用。
3.练习法,请学生根据具体内容自主设计练习题。
【复习思考】
1. 如何让练习题更加有效?
第七篇 评价语言艺术
【学习目标】
1.认知类目标:了解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评价的重要意义,知道语言评价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如何进行语言评价。
2.价值类目标:知道语言评价对于课堂教学的推动作用。
3.方法类目标:能根据教学进程及时进行课堂评价,对不同教学情境恰当选择评价方法,发挥语言评价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
1.重点: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
2.难点:课堂教学中语言评价的时机和指向。
【课程内容】
1. 了解课堂语言评价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2. 了解课堂语言评价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3. 获取一些积极评价的教学经验;
4. 获得一些语言评价的策略。
【教学方法】
1. 案例分析法和讲授法相结合,通过教师播放的教学录像课,帮助学生分析和归纳,获得一些语言评价的方法。
2.组织学生组内讨论和课堂汇报,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强化知识应用。
3.练习法,教师有意识的创设一些教学情境,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境进行语言评价。
【复习思考】
1. 如何让语言评价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课程考核
(一)考核方式对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
课程目标 |
考核内容及占比 |
考核方式 |
1. 掌握特殊教育教学设计基本理论;掌握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以及基于标准的教学调整策略与方法。 |
1. 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5 2. 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设计艺术与策略:10 |
1. 平时作业 2. 期末考试 3. 课堂反馈 |
2. 运用合适的评估工具和方法评估特殊儿童;根据特殊儿童身心特点,合理利用课标组织教学。 |
1. 能用合适的评估工具(主要是语言评价)评估特殊儿童:5 2. 在教学设计中能关注儿童评价:10
|
1. 课堂实作 2. 平时作业
|
3. 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激发特殊儿童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
1. 教学情境创设:10 2. 课堂调控能力:10 |
1.实践表现 2.课堂反馈 3.期末考试 4.团队合作 |
4. 有效利用材料、合理应用时间和空间,创设安全、丰富、适宜、无障碍的学习环境,为特殊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支持。 |
1. 教学设计之新课导入艺术:10 2. 课堂提问艺术:5 3. 点拨与引导艺术:10 |
1.实践表现 2.平时作业 3.团队合作 4.期末考试 |
5. 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
1. 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反思:5 2. 批判性思维力:5 |
1.团队合作 2.实践表现 3.平时作业 |
6. 能在特殊教育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运用恰当的方法改进问题,尝试解决问题。 |
1.课堂教学实作:10 2.团队合作能力:5 |
1.实践表现 2.平时作业 3.团队合作 |
(二)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
1.考核方式
学生学业课程评价由出勤考核、平时考查(课堂参与状态与实践)和期终考试三部分组成。其中,出勤考核包括迟到、早退、病事假等,按照学期总的出勤率折算相应分数。课堂参与状态包含是否认真听讲、积极主动发言及发言的质量,利用学习的相关理论进行实作练习;期终考试方式为开卷。
2.总成绩评定
总成绩=出勤考核×30%+平时考查×40%+期末开卷考试成绩×30%。本课程总成绩由出勤分数、平时成绩、和期末开卷考试成绩构成。其中,出勤考核占30%,平时考核成绩占40%,期末开卷考试成绩占30%。
3.过程成绩(平时成绩)评定
(1)课堂出勤(30 分):通过学生本课程的考勤来评价学生。
(2)课堂参与状态(20分):通过课堂观察进行评定,包括是否认真听讲,是否主动进行记录(含学习笔记),课堂是否积极主动发言及发言的质量。
(3)教学设计实践评定(20分):学生根据课堂教学设计要求进行自主设计(片段练习);
4.期末考试评定
总分(30分):主要考察学生对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操作程序和具体方法的理解与运用等,采用开卷笔试,一共100分,要求120分钟内完成试题。
五、其它说明
(一)课程资源
本课程主要参照陆昌然 王晓东主编的《小学数学创新设计与评析》进行授课,在具体授课中会搜集更多的名师成功课堂教学案例进行播放,比如:全国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课堂录像,“一师一优课”部优作品等,引导学生观看与讨论,从而获得一些间接经验与技巧。
(二)其他:
1.执笔人:邵腾明
2.制定依据:依据2018年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制定。
3.执行对象:从2018级学生开始执行。